What the Fantastic AdTech: 什么是DST?
- A NKM
- May 19
- 3 min read
RTBBBTPodcaste

Hello~你现在正在收听的是《Becki的RTB播报堂》,一档帮你用最轻松的方式,读懂最烧脑市场趋势的节目。
我是Becki, 今天我们要聊的,是一个听上去像会让你睡着的名词,但其实影响巨大到可以掀翻广告预算的Topic
Digital Services Tax——数字服务税。
DST,Digital services tax 不是以为川普而出现的,因为他早在2020年就已经在UK诞生。但现在随着全球数字征税的蔓延,他又重新被视为一个潜在的筹码。
难道DST不是川普发明的?
先来破个案。很多人以为 DST 是美国领导们那波人折腾出来的,其实——no no no~DST 这事儿早在 2020 年就被英国这边出来了。
全球营收超过5亿英镑的大型科技企业,只要你在英国有数字业务,抱歉,你得交2%的税,没得商量。
再往前推一点,欧盟更早。2018 年他们就提出要收一个3%的数字税,瞄准的是跨境平台收入,比如收广告收益、会员订阅费、线上收益,等等,这些数字服务型收入。
注意哦,这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企业所得税”,这个金额不管你有没有赚钱,只要你有收入就得交。
这个DST的举措到底是为了什么?
这背后的逻辑说白了,就是Money。
比如这些在全球拥有国际科技业务的企业,Meta、Google、Amazon、Apple……在全球几十个国家都有用户,收广告收益、会员订阅费、线上收益,等等。
但如果企业将总部设在避税天堂,比如爱尔兰🇮🇪、开曼群岛等等,然后对相关团队说“我没有在英国设办公室啊~所以我不用交太多税吧?”
那么就会由团体表示:对不起,只要由收益,那就是要被Tax!
W Media Research 的 Karsten Weide 就说了,这规定之所以出现,是因为全球统一的数字税谈判进展太慢。大家都不想再等了,干脆先收了再说。
对。那么数字服务税适用于哪些人呢? 那DST到底打的是哪些企业呢?
说白了,就是那些全球性的大型科技公司,尤其是总部在US那一批。
举几个名字你就懂了:
Google(YouTube当然也包括)
Meta(也就是Facebook、Instagram)
Amazon
Apple
然后你会发现这些公司有一个共同点:
本地化运营很少
利润非常大
在全世界都能变现
但税收却几乎集中在美国或爱尔兰
那需要交Tax的企业又开始了什么样的回应?!
这些企业一看你这是赤裸裸地拿钱的话?我们也不客气了!
随后需要交Tax的企业的所在国,也开始对法国、英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征收DST
不过呢,一些团体上来后还是会比较冷静,先按了暂停键,说:“咱们谈谈,放一放。”
但最近重新回来的这个团体就不好说话了,直接翻桌子啦。 2021年2月,这个团体签署一些order,直接调查所有收DST的国家,还搞了个《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》。翻译一下:你敢收,我就查你。
全球广告行业受影响吗?
有的朋友就问了,这个经济问题会不会影响广告市场呢,那当然是 必然影响。
只是,每个平台的“玩法”不一样:
📌 Google:直接把2%的DST转嫁给品牌/广告主。所以你在英国投广告,成本立马上升2%。品牌们表示:无可奈何谁让人家流量好。
📌 Amazon:操作稍微聪明点。他们不是让广告主买单,而是提高了第三方卖家的佣金费用,卖家直接叫怨。
📌 Apple:套路类似,把DST转嫁给开发者。在App Store上架的APP开发商得自掏腰包。
📌 Meta(Facebook):最佛系,也最“暖”,自己吸收成本,不加价。 但有业内分析认为,这是因为Meta在政策风险上的公关策略,他们想降低被“打”的概率。
Ad Tax未来趋势如何?
DST不是终点,而是开端。
现在全球都在讨论的,是由OECD推动的所谓“第一支柱税收协议”,目标是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数字税框架。但说实话,这进展比蜗牛还慢。而各国也各有算盘。
有的国家愿意等,有的国家直接“先开刀,再说谈”。
你说美国现在不乐意?没关系,以后如果换了政府方向变了,说不定又愿意坐下来谈了。
Comments